7月14日上午,区委书记曹立强来到液化空气上海有限公司漕河泾工厂,持续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检查危化企业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
7月14日上午,区委书记曹立强来到液化空气上海有限公司漕河泾工厂,持续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检查危化企业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
7月14日上午,区委书记曹立强来到液化空气上海有限公司漕河泾工厂,持续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检查危化企业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在漕河泾工厂,曹立强详细了解了工厂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和日常管理,并深入工厂生产区域,实地检查制氮装置、供氢装置以及特气仓库储存等安全生产情况。曹立强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听取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业务恢复等情况进展,仔细询问企业发展中有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并就徐汇区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相关政策措施作了有针对性的介绍。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遭受疫情影响,企业发展的信心不会改变,深耕徐汇的决心不会改变,正千方百计抢时间,尽快实现满负荷运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关心下,有信心渡过难关、持续发展。曹立强对企业坚定在徐汇发展信心、支持助力疫情防控表示感谢。曹立强指出,企业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做好日常生产经营工作,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狠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极端天气的防范应对,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曹立强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100-1=0”的思想,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帮助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守牢防风险、保安全的底线。
三伏养生三伏贴三伏针三伏灸俗话说,“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将从7月16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持续40天这一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夏日三伏即将到来,该如何养生
三伏养生三伏贴三伏针三伏灸俗话说,“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将从7月16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持续40天这一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夏日三伏即将到来,该如何养生
三伏养生三伏贴三伏针三伏灸俗话说,“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将从7月16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持续40天这一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夏日三伏即将到来,该如何养生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呢?相信很多市民了解“三伏贴”这一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医师王倩文介绍,其实除“三伏贴”以外,还有“三伏针”“三伏灸”。正所谓“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那么,何为“三伏针”“三伏灸”?又有什么优势呢?一起来看看。三伏针01何为“三伏针”?“三伏针”疗法自古有之,早在《内经》中就有“夏日用针”之说。“三伏针”在金元时代,已广泛盛行,深入人心。《中医针法集锦》中认为,“三伏针”最初是由清末民初的上海知名针灸学家李培卿正式提出,后代医家不断完善发展“三伏针”疗法,逐渐成为江浙沪一带盛行的特色诊疗方法。02“三伏针”有啥优势呢?三伏天气候炎热,腠理开疏,若此时进行针治,必能引导伏留筋骨深处的外邪外泄。同时伏天阳气旺盛,于此时针灸,可以于机体添增不足之阳气,有助针灸疗效的加强与巩固。三伏灸01何为“三伏灸”?“三伏灸”是指在三伏天这个特定的时间进行灸法治疗。艾草,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功效。以艾叶作施灸材料,可以起到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02“三伏灸”有啥优势呢?寒为万病之根,艾灸是一种常见的祛寒补阳的好方法。“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之一,也是冬病夏治的疗法之一。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根据所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进行灸治,借外在之阳,包括三伏天的阳气加上艾灸的补益,来补人体之阳,符合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达到治病防病的功效。“三伏针”与“三伏灸”的适宜病种1.呼吸系统疾病: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阳虚寒伏、痰饮内停证,见咳嗽、喘憋、咯白痰、气短、平素怕冷,每因受凉后咳喘易于发作,秋冬季节多发等症状)患者人群。2.消化系统疾病:适用于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性腹泻。3.妇产科疾病:适用于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等。4.骨伤类疾病:适用于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骨伤类疾病,这些疾病在三伏进行“冬病夏治”,疗效明确且持久,有助于减轻发作的频率、次数与程度。5.亚健康状态的调理: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疲劳、怕冷怕风、四肢冰凉等亚健康人群。2022年三伏时间表头伏7月16日~7月25日中伏7月26日~8月14日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新华社香港7月10日电 题:深情绘湾区 自信向未来新华社记者 苏万明“笔墨丹青绘湾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美术作品展”9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
新华社香港7月10日电 题:深情绘湾区 自信向未来新华社记者 苏万明“笔墨丹青绘湾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美术作品展”9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
新华社香港7月10日电 题:深情绘湾区 自信向未来新华社记者 苏万明“笔墨丹青绘湾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美术作品展”9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内地及港澳美术家的一件件美术精品,描绘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同命运、共发展的光辉历程,饱含着社会各界对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信心和祝福。艺术源自生活。此次美术作品展于今年3月开始征集作品,众多美术家踊跃参与,从不同角度记录描绘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示香港、澳门自回归祖国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香港国安法正式颁布”“中央援港,同心抗疫”……不同主题的一件件艺术作品,承载了25年来发生在大湾区的历史性事件及重要发展变革,让一幕幕历史场景生动再现。抚今追昔,令人无限感慨。回归祖国后,香港、澳门无论遭遇何种挑战,都得到了祖国强大、坚定的支持,始终稳步前行。越来越多的港澳市民清晰认识到,祖国始终是港澳最坚强的后盾。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为香港、澳门创造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艺术升华心灵。这场展览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在香港由治及兴的新起点、新征程上,意义深远。当天下午,不少香港市民前往观展,大湾区风光旖旎的自然美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时尚现代的都市风情和包容交汇的人文风貌,给市民们留下深刻印象。参观者通过艺术作品了解国家的面貌,体会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美好前景,感悟港澳的繁荣进步与祖国密不可分。美术展吸引了不少香港青少年前来参观,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滋润着年轻人的心田。他们表示,艺术这种创意表达让人印象深刻。越多了解大湾区,对大湾区的美好前景就越加向往。近年来,越来越多香港青少年更加主动地了解、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国民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持续提升。厚植爱国爱港情怀的青少年投身建设美好香港,必将能够书写属于青春之我、青春之香港、青春之国家的精彩故事。责编:李冉
湖南省浏阳市是一座“显山露水”的绿色之城,大围山麓的涓涓溪水,孕育了蜿蜒绵长的浏阳河;浏阳也是一座“厚重如书”的红色之城,九曲浏阳河,见证了湘赣交界革命老区的英
湖南省浏阳市是一座“显山露水”的绿色之城,大围山麓的涓涓溪水,孕育了蜿蜒绵长的浏阳河;浏阳也是一座“厚重如书”的红色之城,九曲浏阳河,见证了湘赣交界革命老区的英
湖南省浏阳市是一座“显山露水”的绿色之城,大围山麓的涓涓溪水,孕育了蜿蜒绵长的浏阳河;浏阳也是一座“厚重如书”的红色之城,九曲浏阳河,见证了湘赣交界革命老区的英雄气概。党的十八大以来,浏阳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探索走出一条产城融合、协调并进的特色发展路径,实现了由“山水小城”向“经济强县”的蝶变。2021年,浏阳市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县第八名。6月初,中联重科面向全球采购工程机械液压传感器,经过多轮竞争,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供应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工程机械设备上的传感器一直被欧美国家垄断的局面正被改变。”该公司董事长王国秋说,从2006年到2016年,启泰公司用10年时间打通了金属基压敏芯片的核心技术节点;从2016年到2021年,公司又用5年时间建设了国内首条金属基压敏芯片生产线,良品率达95%。“我们已成为三一、中联、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合格供应商,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空调传感器已在上汽大众测试通过,明年为大众系电动汽车供货。”王国秋说,如今,启泰传感首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专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的第二条金属基压敏芯片生产线正在规划中。“今年是启泰传感全面面向市场的第一年,虽受疫情影响,但销售额将达1亿元。”像启泰传感这样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浏阳经开区有300余家,经开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以健康产业、再制造为特色的“三主两特”产业格局。去年,浏阳经开区迈入湖南省国家级园区第一方阵,成为浏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离启泰传感80公里外的浏阳市环保科技示范园内,湖南润宇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一片忙碌景象。“我们生产的汽车内外饰塑料件、拉线接头、座椅拉手等产品,主要配套福特、通用、比亚迪等整车厂。6月1日以来,上海快速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企业收到的订单明显增多。”润宇塑业副总经理何江说,2015年企业从长沙市天心区暮云片区搬迁过来,目前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领先的精密模具生产商。镇头镇地处长株潭融城核心区,是长沙市工贸物流重镇、湖南省扩权强镇试点镇。近年来,浏阳抢抓长沙主城区产业转移机遇,“园镇合署”管理体制开发建设“浏阳市环保科技示范园”。“园区落户企业70%以上来自长株潭地区,去年园区总产值70亿元,创税收1.05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镇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舟飞介绍,园区共有规上企业32家,已初步形成工程机械配套产业集群和高档建筑材料产业集群,园区经济带动效应逐步凸显。新兴产业焕发活力的同时,传统产业也在加速转型。花炮是浏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40多万人口中有30多万人从事花炮产业,浏阳花炮国内销量占全国50%以上份额,出口量占全国60%以上。“烟花爆竹既是传承千年的传统产业,也是文化、创意和科技相融的新兴产业。”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汤建军说,近年来,面对市场新需求,浏阳率先推动花炮产业向安全、智能、绿色转型升级,促进与创意设计、媒体艺术深度融合。位于浏阳河畔的“天空剧院”是“烟花+文旅”融合发展成果之一。夜幕下的浏阳河畔,在全新打造的“天空剧院”,聚集着前来参观的游人和纳凉的市民。“浏阳河和烟花是浏阳最独特的传统元素,剧院区可以容纳9000多名观众。届时在浏阳河畔看焰火、听音乐、赏烟花,有餐饮,可露营。”“天空剧院”运营负责人王彪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剧院由浏阳花炮观礼台改造而来,是烟花文化创新实验场,旨在赋予烟花更多文化内涵和现代元素。“我们欢迎天南海北的朋友来浏阳‘天空剧院’看焰火,也希望这个烟花文化创新试验场的节目走出浏阳、走向世界。”汤建军说。产业兴,活力显。今年一季度,浏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8亿元,同比增长6.5%。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说,浏阳将深入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壮大产业能级、抬高开放层级、提升城市量级、做优乡村品级、促推幸福升级,闯出浏阳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麟 谢瑶)责编:卢思宇
世界,您好!
欢迎使用WordPress。这是您的第一篇文章。编辑或删除它,然后开始写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