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23年历史的电商网站易趣网发布了关闭公告

已有23年历史的电商网站易趣网发布了关闭公告
已有23年历史的电商网站易趣网发布了关闭公告。近日,易趣网发布上海盈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调整运营策略,决定停止易趣网络平台(www.eachnet.com)运营,关闭易趣网站。该公告落款日期为7月12日。公告称,本次公告发布期为30日,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第31日(即2022年8月12日24:00),易趣网将关闭网站所有商品、商铺的交易功能,关闭易趣网用户注册、登录、充值功能,关闭网站服务器。公告提醒用户,为保证钱款安全,请用户尽快登录易趣网,查看账户及以过往交易记录;在2022年8月12日24:00前,易趣网还为用户保留网上余额退回功能,请用户及时操作,保障合法利益。公告发布期内,请用户拒绝点击易趣网上或以网上商铺名义给用户发送的一切商品或支付链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纠纷。同时,本次公告发布期内,易趣网也为用户开通客服邮箱,专项解答账户余额退回问题。易趣网资料显示,1999年8月18日,易趣网成立。成立之初,公司在上海一个两居室的民居内办公,两位创始人邵亦波和谭海音是当时仅有的两名员工。2002年3月,当时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美国eBay公司注资3000万美元,与易趣结成战略合作伙伴。2012年4月易趣不再是eBay在中国的相关网站,易趣为Tom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易趣网站提供的各项服务均不受影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兵团精神,誓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甘为人民勇付出真奉献,紧跟时代当先锋扛重担,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篇章。弘扬兵团精神,誓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自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来,几代兵团人自觉扎根边疆、献身边疆,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用热血铸就对祖国的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建设祖国、保卫边疆的壮歌。“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极为艰苦条件下铸就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屯垦戍边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兵团人履行职责使命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兵团精神,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像以孙龙珍、魏德友、马军武等为代表的戍边英模一样,将个人的事业、理想和抱负与国家、社会以及时代赋予的使命紧密结合在一起。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绝不讲条件、打折扣、搞变通,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传承兵团精神,甘为人民勇付出真奉献。屯垦戍边,扎根奉献。68年来,一批批中华儿女在党的召唤和引领下,前赴后继投身兵团,在天山南北、两大沙漠边缘、两大盆地周边、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不计得失、不求回报、无私付出,在坚守中践行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铮铮誓言。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树立赤诚奉献的坚定志向,要将这种甘于奉献的“红色基因”接力传承下去,使之继续成为我们党精神谱系中的闪光点。要搞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性问题,主动向李梦桃、梅莲、尤良英等为代表的英模人物学习,学习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品格,始终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对党和人民的感情转化为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奉献,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奋斗和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践行兵团精神,紧跟时代当先锋扛重担。恢宏的画卷,从来都是在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中铺展。历史事实充分表明,兵团人屯垦戍边的伟业,如天山般伟岸磅礴;兵团精神,如革命火种般生生不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要秉承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立足新定位,勇担新使命,更加积极主动把兵团精神融入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奋斗中。要学习和弘扬先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学习和弘扬先辈勇于担当、敢为先锋的崇高品质,越是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新的历史起点,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越要有继续团结奋进、埋头苦干的韧劲。要敢于直面矛盾,增强斗争精神,积极开拓创新,注重革除积弊,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争当先锋、义无反顾,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最烫的“山芋”,在攻坚克难中成长,在不断锤炼中前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一项一项任务完成好,把一个一个难关攻下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责编:张靖雯

7月21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7月21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7月21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发)游客在意大利都灵的安托内利尖塔附近拍照。(新华社发)俄乌冲突造成欧洲能源紧张、食品价格飞涨,欧洲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欧元表现也十分疲软。7月21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自本月27日起生效。欧洲央行既要在不损害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又要确保欧元区19个成员国中负债最重的国家不会因此陷入财务困境,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近期,欧元表现、欧洲货币政策调整和经济前景备受关注。俄乌冲突造成欧洲能源紧张、食品价格飞涨,整个欧洲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欧元表现自然也十分疲软,今年以来已经下跌约11.8%。欧元兑美元一直徘徊在平价边缘,甚至在7月13日跌破该水平,成为罕见的象征性事件。7月21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自本月27日起生效。在实施多年超宽松货币政策后,这是欧洲央行11年来首次加息,并高出预期25个基点。其实,无论是货币政策被迫调整,还是欧元近期的疲软表现,归根结底反映出的是欧洲经济面临的现实压力与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一是经济增长乏力通胀高企。欧盟委员会7月14日预测,2022年欧盟的GDP增长率为2.7%,而明年增长率仅为1.5%,低于此前预测值。高通胀是当前欧洲经济面临的首要难题,也是促使欧洲央行政策转向的直接原因。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今年通胀率将达到7.6%,欧盟国家将达8.3%。欧洲经济仍将受到俄乌冲突的严重冲击,能源价格在可预见的将来仍会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可能再创新高,再加上反反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全球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都是欧洲要面对的挑战。经济学家警告说,如果“北溪1号”断气,可能使欧洲经济走向衰退。德国央行估计,这样的冲击可能会使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5个百分点。欧元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2年来首次下降,整个地区的订单下降表明未来几个月经济下滑势头明显,同时服务业反弹和扩张也开始放缓。由于燃料和食品价格飙升,6月份欧元区通胀率达到8.6%的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入冬前还会持续上升。因此,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如果天然气供应进一步减少甚至中断等情况发生,欧元价格将跌至0.90美元的低点。法国巴黎银行对能源价格飙升时货币表现进行的分析显示,欧元比其他主要货币更易受天然气价格冲击的影响,而今年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无法避免。货币疲软加剧了通货膨胀问题。然而,欧洲央行不能冒险采取激进的紧缩措施,以免经济复苏出现逆转。德国5月份出现贸易逆差,这是1991年以来的首次,投资者情绪已跌至疫情暴发以来的最低点。这给欧元区经济敲响了警钟。7月21日,欧洲央行结束了超宽松利率政策,将主要再融资利率提高至0.50%,并表示可能在9月8日的下次会议上进一步加息。即便如此,目前欧美利差仍然较大,美联储不会停止加息,欧元将何去何从?二是内部分歧加剧。欧元是一种没有相应国家结构的共同货币,它不由某个国家创造或拥有,欧元区是一种经济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然而,欧元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个政治项目。它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追求比较优势原则、加强竞争、利用规模经济和加强经济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现实是,各成员国观点或理念大不相同。以德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特别重视规则、严谨和一致性,希望在规则框架内更好地协调国家政策;相反,法国代表的另一部分国家则寻求符合该国集权传统的统一经济政策。一个巨大的结构性问题推动了不可避免的欧元危机。德国为欧盟提供资金,而意大利和西班牙是庞大的净债务国。根本上讲,欧债危机的威胁从未消失,特别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些国家的债务越来越多,财政状况也变得更糟。近几个月来,欧元区债券市场越来越疯狂,随着加息预期明朗,德国国债收益率与意大利、希腊等周边国家国债收益率的差距大幅扩大。这种利差扩大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整个欧元区不再同步。三是主权债务危机阴云笼罩。10年前,欧洲央行前任行长德拉吉誓言“不惜一切代价”防止崩溃。没想到现在欧元又到了危险时刻。回顾欧元历史,欧债危机是欧元由强变弱的转折点。2002年底开始流通以来,欧元一直处于稳步升值通道,并于2008年7月15日达到历史峰值。在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后差不多10年时间里,欧元从高点一路下滑。之后欧元表现总体稳定,但去年6月份以来加速下跌,新冠肺炎疫情与乌克兰危机严重冲击欧元区经济,致使希腊、意大利等国面临新一轮债务危机。欧洲的主权债券市场非常特别,债务是由成员国发行的,但货币是由超国家实体欧洲央行创造的。印钞权是在金融系统中创建基准无风险资产的基础。没有欧洲央行的支持,欧元区就没有这样的资产。所以,欧洲央行事实上是最后的担保人。创纪录通货膨胀改变了游戏规则。这一次,震中是意大利,作为欧洲最大的主权债券市场,当前意大利债务与GDP的比率远高于2010年水平,接近150%。其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从去年9月份的0.5%升到4%左右。如果不是欧洲央行召开紧急会议并向市场发出警告,其收益率可能突破5%甚至6%。欧洲央行目前持有价值约5万亿欧元的成员国政府债券。现在收益率持续飙升,迫使欧洲央行从这些国家购买更多债券。欧洲央行因此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要应付超高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翼翼地避免市场恐慌。欧洲央行11年来的首次加息表明,对通胀失控的担忧现在压倒了对衰退的忧虑。加息幅度高于预期,给了市场信心。同时,为缓冲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欧洲央行宣布新的债券购买计划,将通过反碎片化工具——传导保护机制(TPI),帮助意大利等负债累累的国家缓解危机。欧洲央行刻意保持了一种平衡,既要在不损害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又要确保欧元区19个成员国中负债最重的国家不会因此陷入财务困境。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欧元面临的危机在未来几年内恐怕都难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