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就美方将对古巴官员实施单边制裁、美领事官员涉香港言论等表明中方立场

7月11日至1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就美方将对古巴官员实施单边制裁、美领事官员涉香港言论等表明中方立场
7月11日至1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就美方将对古巴官员实施单边制裁、美领事官员涉香港言论等表明中方立场。一起来看:美方对古巴官员实施单边制裁,缺乏国际法依据,是典型的“胁迫外交”。——7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详细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呼吁美方全面取消对古巴单边制裁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1日表示,美方对古巴官员实施单边制裁,缺乏国际法依据,是典型的“胁迫外交”。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务院9日发表声明称,美将对28名古巴官员实施签证限制,禁止相关人员入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中方坚定支持古巴政府和人民为维护社会稳定所作的努力。美方对古巴官员实施单边制裁,缺乏国际法依据,是典型的‘胁迫外交’。”汪文斌说。汪文斌指出,联合国大会已连续29次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方终止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我们呼吁美方倾听国际社会正义呼声,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全面取消对古巴的单边制裁。”任何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行为和活动都是不能允许的,也都是不会得逞的。——7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详细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坚决反对美领事官员对中方治港政策大放厥词针对美国驻港总领事史墨客11日在其离任演说中有关香港国安法的言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指出,任何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行为和活动都是不能允许的,也都是不会得逞的。“香港特区政府已就此作出严正回应。对美方有关驻港领事官员罔顾事实、危言耸听,对中方治港政策大放厥词,对香港政治经济形势抹黑污蔑,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汪文斌说。汪文斌说,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国家安全得到维护,香港社会重回正轨,法治正义得到伸张,广大香港市民和外国在港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和自由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得到更好保障,“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对此,香港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国际社会也普遍欢迎。民调显示,76.2%的香港市民认为国安法实施后基本法赋予的自由权利未受影响,63%的香港市民认为国安法使香港营商环境改善。铁一般的事实不容歪曲,香港的主流民意不容否认。汪文斌说,中方一直为外国驻港领事机构依法履职提供必要协助和支持,同时,外国驻港领事机构和人员必须尊重、遵守包括香港国安法在内的香港法律以及包括《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行为和活动都是不能允许的,也都是不会得逞的。”美国前高官承认曾经策划外国政变,这一点不令人惊讶。——7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详细报道】外交部发言人评美前高官承认曾策划外国政变:一点不令人惊讶一名美国前高官日前承认,曾协助策划外国政变。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说,这一点不令人惊讶。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曾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约翰·博尔顿12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他曾协助策划在他国的政变。路透社称,美国官员公开承认他们参与煽动外国动乱是“极不寻常”的。请问中方是否注意到相关报道,对此有无评论?“美国前高官承认曾经策划外国政变,这一点不令人惊讶,只能表明干涉别国内政、推翻别国政权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行为准则,是‘美国规则’的一部分。”汪文斌说,“这样的规则只会受到世界人民的反对。”中东人民是中东的主人,中东不是谁家的“后院”,更不存在所谓“真空”。——7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详细报道】外交部发言人:中东人民是中东的主人,中东不是谁家的“后院”针对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在访问以色列期间称美将继续在中东发挥领导力,不会允许中、俄填补“真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东人民是中东的主人,中东不是谁家的“后院”,更不存在所谓“真空”。汪文斌说,当前,中东局势很不太平,疫情反复延宕拖累地区发展,乌克兰危机持续外溢冲击地区安全。中东人民最渴望的是发展,最需要的是安全。“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大国应急中东人民之所急,帮助中东国家和人民解决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为此提供建设性助力,而不是相反。”他说,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为维护中东和平、促进中东发展、推动中东热点问题公正合理解决作出了不懈努力,发挥了应有作用。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中东实现和平发展贡献更多正能量。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责编:秦雅楠

原标题:曝爵士就米切尔要价7个首轮签 尼克斯希望不超过5个">

原标题:曝爵士就米切尔要价7个首轮签 尼克斯希望不超过5个

原标题:曝爵士就米切尔要价7个首轮签 尼克斯希望不超过5个

原标题:曝爵士就米切尔要价7个首轮签 尼克斯希望不超过5个

北京时间7月17日消息,今日,据美媒记者透露爵士在与尼克斯的首轮谈判中要价7个首轮签,而尼克斯方面希望用不超过5个首轮的代价得到米切尔。

据Jake Fischer在个人播客节目中表示,有消息源透露爵士在与尼克斯的首轮谈判中要价7个首轮签(包含首轮互换权)。

而后,Marc Stein也基本确认了这一消息,表示爵士方面很可能同意把巴雷特排出在交易之外,但他们想要至少6个首轮签。

但据报道,尼克斯希望不超过4个或者5个首轮签得到米切尔,同时不出巴雷特。(编辑:rajo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园景观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园景观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园景观。  图片来源: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官网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日共同举行合作备忘录线上签署仪式。两校计划进一步深化学生培养及交流项目,并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今年9月的正式启用,携手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贡献力量。“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在高等教育领域优势互补,合作效果良好,对彼此都有利。希望未来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能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研究资助局主席黄玉山对记者说。合作潜力大在合作备忘录线上签署仪式上,港科大和中科大组织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等代表参加会谈,展开深入战略合作探讨。港科大(广州)副校长吴景深说:“港科大(广州)与中科大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希望能面向未来布局,在合肥—广州—香港‘三地一体’开展多维度科教合作,推动两校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港科大与中科大拥有悠久的合作历史和深厚的科教合作基础。当下正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期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关键期,要不断推进港科大—中科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建设,不断探索合作新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中科大副校长杜江峰说。为进一步加强与内地高等院校的合作,香港浸会大学近日与内地18所大学共同举办“共融共赢,再启新程”校长论坛暨“香港浸会大学与内地一流高校合作签约仪式”。内地这18所大学包括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活动回顾了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浸大与内地高校不断深化合作、共融共赢取得的成果,并对浸大未来与内地高校在教学科研及师生交流等各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教育创新发展进行展望。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说,浸大首次与内地多所大学同时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浸大与内地院校合作的新里程。教育要面向未来,浸大也期望与内地大学携手,为国家培育一代又一代能够迎接未来挑战的跨学科人才。联盟优势强近年来,“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相继成立,三大联盟对促进香港和内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也对两地科研发展产生双赢效果。去年底,由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澳门大学三校共同牵头创立的“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也正式成立,33所高校加入联盟,包括江苏省21所、香港9所、澳门3所。“作为教育大省,江苏与香港、澳门两地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一直非常紧密,校际合作很多,各方都希望以联盟的形式,继续发挥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京大学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李晓蓉说。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将推动形成若干个专业学术联盟,首批包括拟由南京大学联合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推进的“天文学与行星科学专业联盟”,河海大学联合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推进的“能源电气学科发展专业联盟”,中国药科大学联合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推进的“苏港澳大学医药专业联盟”等。今年6月,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江阴实践基地正式启动。李晓蓉说:“我们主要发挥苏港澳三地的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的优势,将来可以依托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江阴实践基地开展港澳青年的实习、实践、创业活动,还有人才的互动交流。江阴的企业众多,科技创新的资源和需求很大,我们在科研方面的深度合作也会为企业的发展、技术的转化做服务。”湾区东风劲借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的东风,香港高校在广东越发有“遍地开花”的趋势。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珠海已落地生根,香港城市大学在东莞、香港理工大学在佛山、香港都会大学在肇庆、香港大学在深圳等合办高校也在建设或筹建中。根据《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将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聚集高地。到2025年,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港科大(广州)开学在即,港科大候任校长叶玉如说,“新校区有利于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为粤港澳大湾区做出贡献。”港科大(广州)已确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16个发展领域。未来港科大以传统学科为主,港科大(广州)则以跨学科为主,将秉承“双校互补”的建设理念,增进两所校舍交流、互动与合作,携手创造更多成果。“我们要培养适应未来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说,两校将构建灵活、互补、学科不重叠的全新学术架构,学生除了可以跨校选择导师、修读课程外,也可共享实验室及科研设施。“深圳校园是香港大学的2.0版,贡献大湾区、服务国家、放眼世界。”香港大学校长张翔说,希望通过在深圳建校,将香港优越的教育资源、基础研究带到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并努力推动大湾区经济和科技融合。(本报记者  张  盼)《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07月14日第 03版)责编:李冉